2016陕西社区考试备考:社会福利工作一

福利彩热点 2024-05-22 22:37:30

  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增进与完善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社会福利,狭义上是指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生理或心理缺陷而丧失劳动能力出现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的服务措施;广义上是指为了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种社会服务措施。

  社会福利一词,在当代中国是应政府行政实践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政府所界定的社会福利主要业务范围包括:一是举办各种社会福利机构,为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提供福利服务,包括敬老院、养老院、老人护理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福利院、综合性福利院等;二是通过社会福利企业安排疾人就业;三是五保户供养:为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无生活来源的孤老、孤儿提供食、衣、住、医、葬(教)等福利;四是通过发行福利彩票为社会福利事业筹集资,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府和社会为残疾儿童、孤儿、弃婴和其他处于特殊困境下的儿童提供的福利项目、设施和服务。长期以来我国在实践层面定义的儿童福利,主要是指民政部门举办的儿童福利机构提供的儿童福利服务,其目标群体是无法定监护人的孤儿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社会弃婴。

  (1)收养性的儿童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如儿童福利院、儿童村等,它们的主要职能是对孤儿进行收养,并使其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康复型的儿童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如各类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等,它们的主要职能是对那些可以康复的残疾儿童实施治疗和康复,使其减轻残疾程度,回归社会。

  (3教育性的儿童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如残疾儿童寄托所、残疾儿童学前班、特殊教育学校和教育性、收养性兼有的孤儿学校等,它们的主要职能是使各类残疾儿童受到足够的教育,增强他们的生活和劳动能力,使之做出对社会有益的贡献。

  机构照料是目前我国孤残儿童养育的主要方式。这种照料方式主要是儿童福利机构给孤儿、弃婴提供良好的保育、医疗、康复和教育服务,直至他们长大成人;对痴呆和重残儿童则实行终身供养。儿童保育有生活照料和养育两个方面。生活照料包括伙食管理、寝室管理、衣服被褥管理和生活教师辅导等;养育管理包括对儿童的营养配餐、引导儿童开展体育锻炼、早期智力开发和关心儿童的身心发育等。医疗康复服务针对患有严重的先天性残疾或重病的儿童进行医护和康复训练,目的是使病残儿童得到最大程度的救治。教育服务是在对婴幼儿保育的基础上进行学龄前教育,使婴幼儿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对健全的学龄儿童实施教与养结合,在学校接受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对伤残儿童根据其伤残情况,实施特殊教育。

  机构内的家庭照顾模式是在福利机构内设置若干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单元,从建筑结构到内部环境都按照家庭模式建造和配置,每个家庭按年龄和性别的交叉分别安排4-5个原集中抚养的儿童,家庭里的“妈妈”或“爸爸和妈妈”由福利院在本单位或社区里选聘人员担任。

  家庭寄养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将民政部门监护的儿童委托在家庭中养育的照料模式。儿童福利机构于所在地区经调查了解和审查评估后,将院里的孤残儿童委托给各方面条件较好,并且自愿申请为儿童福利机构代养孩子的家庭进行养育看护。福利机构同寄养家庭签订协议,按一定标准给付家庭孩子的生活费和其它费用。寄养期间,被寄养儿童原来的法定监护人和户籍均不变更,寄养时间随双方协议的终止而终止,对因家庭变故等原因不宜继续寄养的,儿童福利机构有权单方面终止寄养协议。

  助养是指个人、家庭或单位指定、非指定地自愿为儿童 社会福利机构扶养的孤残儿童、弃婴(数量不限)一次性或按年、月捐助一定费用的养育模式。助养人日常时间可前往机构探望孩子,节假日则可将其接到家中团聚,被助养儿童的法定监护人仍为民政部门。

  社区照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儿童养育模 式。2002年以来,重庆儿童福利院、陕西汉中社会福利院等儿童福利机构尝试在社区里购置房屋,将3-5个儿童安置其中,由招聘来的符合条件的“爸爸妈妈”对他们进行养育,儿童在社区里生活、学习,养育效果由儿童福利机构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进行检测和评估。

  “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 (简称“明天计划”)是民政部门在 2004年推出的又一重大举措,目的是使社会福利机构中所有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残疾孤儿得到矫治康复,为他们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创造条件。